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2025 年 6 月 6 日 - 2025 年 8 月 23 日
+ 加入日程
上海

黄浦区虎丘路27号三层

贝浩登(上海)欣然宣布举办“邀请”,这是美国艺术家凯莉·比曼在中国的首次展览。

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
当清晨的阳光照进凯莉·比曼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工作室,艺术家又一次徜徉在她的画作当中,这里补一笔,那里调整一下线条,仿佛依旧努力地参与到她为贝浩登(上海)空间的首次展览而创造的绘画世界中。和众多喜欢在黑夜的寂静里汲取灵感的艺术家不同,比曼称自己是早起的晨鸟,更喜欢在明亮的日光里与自己的作品相处,这种偏好无不闪烁在她的作品中:洋溢的温暖色调,和主人公们沐浴在阳光里悠闲自在的神情。光亮在这里就如同是进入比曼作品的一扇门,而此刻,站在门内的艺术家就像一位等待客人到来的尽职的女主人,在盛宴开启前,依旧不断检查着会场的每一个细节,兴奋又不安地等待着宴会厅大门被打开的一刻。

宾客涌入,我们立即被带入了比曼的女主人公们徜徉的世界。这里的氛围是甜美的,透着物的宁静和人的安逸。女人们在唱歌,弹琴,或慵懒地躺在床上,或亲密地悄声交谈,在比曼的画面上活跃着许多事情。展厅中央的作品《演出》描绘了一场室内音乐会:一个倾心唱歌的女孩,嘴形成一个完美的 “O”型,似乎在向席间输出一曲喜忧参半的塞壬之歌;在她身后弹钢琴的女孩,此刻正把目光转向她,脸上带着迷人的微笑,而画面上的第三个女孩,正在稳健地敲打着手中漂亮的小军鼓,动作和神色都沉浸在自己的韵律中。歌声绕梁,音乐弥散,围绕着这件展览的核心作品,比曼的绘画引导观众们穿行在画作中,体验画中人的故事延绵不断地展开:被音乐吸引的《对话》的女孩们,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的《跳舞的女主人》,为表演喝彩《鼓掌》的宾客们,以及被诱惑之歌催眠而沉入梦乡的女子们(《睡眠咒语》)……


如果说静止的画作是比曼精心策划的一个个戏剧舞台上独立的景别,那么,伴随着观众的漫步,艺术家正在把来自多方的视野合并为一部电影摄影机,在镜头的水平摇移中连续地记录下一连串正发生在室内的场景,循序渐进地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梦幻的世界。那么比曼绘画世界中存在的是什么样的梦呢?仔细观察,你会发现一束有着阳光般灿烂色彩的万寿菊反复在画面中出现:它们被放置在花瓶里,摆放在桌上、柜橱上,钢琴顶上,还有一件作品干脆就以《万寿菊》命名。万寿菊常与缅怀逝者和纪念联系在一起,在比曼的作品中象征着转变——人生的一个阶段结束,另一个阶段开始。这种持续变化的感觉至关重要:一切都在变化,无论是在我们周围,还是在我们内心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。

这些画作也可被视作对时间的视觉冥想,窗棂间流动的光影在画面循环显现,是时间流逝的微妙注脚,与反复出现的万寿菊共同演绎着蜕变与恒常的双重主题。而这条涌动的时间线在比曼的世界里被反复折叠,以一种梦幻的逻辑给出观者可正向亦可逆向的解读线索,这种时间的模糊性——尤其是对时间逆流的感知——为观看体验注入了引人深思的存在主义维度。在《上升#1》与《上升#2》中,升在半空的女子如同时置于现实与虚空的存在,隐喻“死亡”所孕育的重生与自由和对新生命的许诺。这些场景显然游离于现实时空之外,栖居于潜意识构筑的梦幻疆域。

凯莉·比曼用11幅画作在画廊空间精心布置的世界,《邀请》我们深入其间,借助身体的扭动和穿行,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到画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,身体力行地联系起画与画之间的故事,去想象和重构故事发生的顺序、转折甚至结局,这种过程的核心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的。在过去与未来不断折叠的时间线上,比曼画中引导我们的那束迷人的万寿菊,同时指向死亡与新生,回忆与遗忘,督促我们珍视时间的沙滩上那些冲洗不掉的人生记忆。


撰文:王凯梅

摄影:包梦琪. 图片提供:艺术家与贝浩登.
Kelly BEEMAN

Born in 1983 in Oklahoma City, OK, USA
Lives and works in Brooklyn, NY, USA


凯莉·比曼1983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俄克拉荷马城,现于纽约布鲁克林生活和工作。凯莉·比曼以融合视觉叙事与时尚美学的独特创作而广受认可,尽管从未接受过正规艺术教育,比曼自幼便开启艺术探索,通过速写和绘画与家人展开充满想象力的互动。俄克拉荷马城的成长经历孕育了她对探索与冒险的深切渴望,最终促使她于2004年移居纽约。此阶段她的创作充满自发性和情感宣泄,体现于其洒脱的表现风格。在亨特学院取得社会学学位后,比曼开启了改变人生的海外旅居时期,先后生活于玻利维亚和阿根廷。这种地理层面的疏离促使她的创作方式发生重大转变——开始通过具象构图讲述个人叙事,从纽约记忆到成长经历皆成为创作素材。其艺术演变还呈现出对服饰设计的显著关注,通过精妙剪裁的服装设计突显人物性格与情绪氛围,这种特质不仅吸引了时尚界的目光,更奠定了她作为杰出插画家的地位。


凯莉·比曼的画面中常出现由艺术家自行构思或改编自复古风格的服饰,这些服装在延续人物性格塑造功能的同时,也彰显出与奢华设计师时装的分野。除服装外,其作品愈发强调人物与所处物理空间的互动关系,以微妙笔触探讨人际关系与环境背景。比曼的创作过程以缜密规划与细节推敲为特征,最终呈现极具视觉吸引力且和谐统一的主体形象。这些形象既传递愉悦又暗含疑虑,因其描绘的青春与美态如同“前拉斐尔派”画作中诱人的宁芙与海妖,凝固在理想化的静态图景中,仿佛全然隔绝于现实的瑕疵与不安。



More about the artist
List of artworks
入口处
展厅2